发展林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关于发展现代林业与建设生态文明的思考之二

     2003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林业在生态建设中居于首要地位。2009年6月召开的中央林业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首要任务。党中央、国务院之所以赋予林业这样的地位和这样的使命,主要是因为林业具有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
  林业在维护生态平衡、实现生态良好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对于这个命题,首先要搞清楚两个概念。一个就是什么是林业。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站在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回答。我们认为,林业是一项古老而年轻的事业。说它古老,是因为自人类诞生以来,林业就一直伴随着、呵护着、支撑着人类社会。说它年轻,是因为随着人类对自身和自然认识的不断深入,林业的作用在与时俱进地显现。根据国家赋予的职能和任务,我国林业担负着保护和发展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改善和治理荒漠生态系统、保护和拯救生物多样性的职责。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把它概括为:三个系统和一个多样性。森林被誉为“地球之肺”,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荒漠被称为“地球的癌症”,生物多样性被称为“地球的免疫系统”。可见,今天的林业是一项关系着地球生命健康、人类生存发展的神圣事业。
  另一个概念就是何谓生态平衡。自然生态系统之间和生态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达到高度适应,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这就是生态平衡。地球包括陆地、海洋两大生态系统,但对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生态平衡主要取决于陆地生态系统的状态。森林、湿地、草原、荒漠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四个子系统,其中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发挥着主导和决定性的作用。科学研究表明,森林和湿地以70%以上的程度参与和影响着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在生物界与非生物界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中扮演着主要角色,对保持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起到了中枢和杠杆作用。科学家断言,如果森林从地球上消失,陆地上90%的生物将灭绝,90%以上的生物量将消失,90%的淡水将白白地流入大海,生物放氧将减少60%,并且会引发出许许多多的生态问题,人类将无法生存。难怪早在1984年,罗马俱乐部就向全球呼吁:要拯救地球的生态环境,首先要拯救地球上的森林!
  林业在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中蕴藏着巨大的潜力。自然生态系统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生产者,比如树木和绿色植物;二是消费者,比如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三是分解者,比如微生物。自然界经过亿万年的进化演替,使得生态系统这三者形成了一个完美的、和谐的、闭合的循环圈。所谓循环经济,就是指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而构建的经济系统,它在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循环经济有三个原则,又叫“3R”原则:一是Reduce,意思是降低资源消耗,减少后期废弃物;二是Recycle,意思是重新利用废弃物,并使之资源化;三是Reuse,意思是重新建立再循环。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区别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特征是高消耗、低利用、高排放,结果是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不协调。循环经济是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为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特征是低消耗、高利用、低排放,倡导的是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进。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上最大的循环经济体,这主要是因为它自身的运行完全符合“3R”原则,并且它生产出来的产品具有可再生性和可降解性。从再生性讲,森林是支持经济发展用之不竭的能源资源,能源当量仅次于煤炭、石油、天然气,是第四大能源资源。据国际能源机构预测,煤炭可供开采年限为220~240年、石油为70~100年、天然气为50~60年。而森林作为典型的再生性能源,一方面,可以采取传统的利用方式,直接燃烧木质纤维发电,其单位发热量平均都在4000~5000大卡;另一方面,可以采用现代压榨和萃取技术,从植物的果实中提取生物柴油。目前,我国已发现果实含油量超过40%的树种有150多个,开发潜力巨大。从降解性讲,森林是支持经济发展的绿色原材料。木材与钢材、水泥、塑料被公认为四大原材料,在这四大原材料中,木材及其制品以可降解、绿色环保的优势,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民众的青睐。我国有57亿亩林地、沙地资源和丰富的物种资源,只要我们积极培育、科学经营、合理利用,森林就能够源源不断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木材等林产品的巨大需求,有力地促进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发展,推动整个经济社会走上科学发展之路。
  林业在普及生态知识、繁荣生态文化中扮演着主要角色。著名生态和社会学家唐纳德•?沃斯特指出:“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起因不在于生态系统本身,而在于我们的文化系统。要度过这一危机,必须尽可能清楚地理解我们的文化对自然的影响。”罗马俱乐部的创始人贝切利说:“人类创造了技术圈,入侵生物圈,进行过多的榨取,从而破坏了人类自己明天的生活基础。因此,如果我们想要自救的话,只有进行文化价值观念的革命。”他们这些思想深刻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只有从思想文化的深层次解决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医治工业文明的“疾症”,走出工业文明的“困境”,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构建生态文明的社会新形态。
  发展生态文化,是构建生态文明的精神基础。生态文化所倡导的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和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以及实践生态文明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森林,是人类文化产生和发展的源泉。一方面,森林本身是一部内容丰富、包罗万象的教科书,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宝库;另一方面,森林以其独特的形态美、色调美、音韵美以及生机美、优雅美、和谐美等,对人们的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操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森林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真实记录了人们对森林、对自然的认知过程。千百年来,中华儿女种树用树,爱林赏林,借树寓意,以林抒情,留下了许多诗词丹青,形成了许多情操哲理。这些,完全与生态文化的核心价值和基本内涵相一致。让人们更多地在森林中陶冶情操、汲取文化营养,可以极大地促进生态文化的发展繁荣,引领全社会认识自然、热爱自然,树立生态价值观念,形成生态行为规范,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林业在推动社会发展、促进文明进步中承担着重大使命。我们的先祖是从森林中走出来的,经过漫长的历史进化,才发展成为今天的人类。森林孕育了采猎文明,呵护了农耕文明,支撑了工业文明。一位哲学家说:“人类文明从砍倒第一棵树开始,到砍倒最后一棵树结束。”这句话十分深刻,它揭示了社会发展、文明进步与森林的密切关系。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有过巴比伦的昌盛、古埃及的发达、古印度的繁荣和古黄河的绚丽。这些文明,都是发源于森林茂密、水草丰盛的地方,都因为大量砍伐森林和侵占湿地,使青山变成秃岭、沃野变成荒漠后衰落或转移。
  公元前1894~公元前538年,巴比伦王国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冲积而成的美索不达米亚大平原上,创造了显赫一时的“巴比伦文明”。但由于长期毁林开荒,森林遭到过度采伐或破坏,使得这片肥美的土地失去了绿色屏障,结果是水土大量流失,盐渍化不断加剧,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最后演变成为一片不毛之地。到公元2世纪,巴比伦城变成了一片废墟,巴比伦文明也就随之消亡。古黄河文明是四大古文明中唯一延续至今的文明,但经历了多次迁移。根据记载,3000年以前,黄河中上游的黄土高原是林木蔽天、水草丰美、生态良好的地方,西周时森林覆盖率达到53%。正因为自然环境优越、水源便利和土地肥沃,才使这里成为周、秦、汉、唐等13个王朝的建都之地,创造出鼎盛一时的经济文化繁荣景象。在历史的沧桑中,黄河流域郁郁葱葱的森林,逐渐变为结构单一、功能低下的残次林,很多被沦为灌丛和不毛之地。数千年的黄河文明,也随之由商贾云集、车水马龙、城镇繁华的经济文化中心,衰落为荒山四现、干旱缺水、贫穷落后的景象。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离不开森林,过去是这样,在建设生态文明的今天仍然是这样!
  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维护气候安全中肩负着特殊任务。应对气候变化是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也是建设生态文明要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和最经济的吸碳器。森林通过光合作用,每生长1立方米蓄积,能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中约储存了2.48万亿吨碳,其中1.15万亿吨储存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维护全球气候安全,必须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京都议定书》明确规定了两条减排途径:一是工业直接减排,二是森林碳汇间接减排。与工业减排相比,森林碳汇具有投资少、代价低、综合效益大等优点。
  森林碳汇间接减排,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基本共识和共同选择,被列为“巴厘路线图”的重要内容。近些年来,我国森林资源的快速增加,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据专家测算,1980~2005年,我国通过持续开展造林和森林经营、控制毁林,净吸收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1.1亿吨。胡锦涛主席在2007年第15次APEC会议上提出了“建立亚太森林恢复和可持续管理网络”的重要倡议,承诺到2010年中国森林覆盖率要达到20%,被誉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森林方案”,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刚刚发布的最新森林资源清查结果表明,我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0.36%,提前实现了向国际社会承诺的目标,目前我国仅森林植被的总碳储量就达到78.1亿吨,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一大亮点。胡锦涛主席在200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再次作出了“大力增加森林碳汇,争取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的承诺,又赢得了世界各国的高度赞誉。这已成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行动和重要指标,充分体现了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建设生态文明中的独特作用。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