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初步调查,我县目前板栗主要害虫有板栗剪枝象、栗瘿蜂、板栗透翅蛾、栗实象。在我县,尤其是早熟板栗,栗实象危害比较严重,为了减少病虫害损失,我们应抓紧时机,进行科学防治。
板栗剪枝象
一、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6.5-
卵 椭圆形,长0.9-
幼虫 老熟幼虫淡黄色,体长7-
蛹 长6.2-
二、生活史及习性
一年1代,以老熟幼虫筑土室越冬。在辽宁越冬幼虫5月中、下旬开始化蛹。蛹期21-33天,6月中旬开始羽化出土,8月上旬为盛期。成虫初出土时,多在矮小的栗冠下部取食嫩栗苞,补充营养,出土后约四天开始交尾,一虫可多次交尾,第一次交尾后经2-3天开始产卵。产卵前,选嫩果枝,在距栗苞2-
卵在坠落地面的栗苞内发育,卵期6-18天。7月下旬开始孵化,初孵幼虫以卵槽处沿栗苞皮的内层向果柄取食,被食的栗苞内充满褐色虫粪,幼虫脱皮2次,约经20天老熟,咬一圆孔脱果,钻入3-
三、防治方法
1、在成虫产卵期间,及时拣尽落地栗苞、果枝集中烧毁。
2、在成虫羽化初、盛、末期,各喷撒一次吡虫啉或菊酯类农药,均有良好的杀虫效果。
栗瘿蜂
一、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2.5-
卵 乳白色,椭圆形,长0.1-
幼虫 乳白色,头部茶褐色,较尾部粗,近老熟时体黄白色,光滑无足,老熟幼虫长约
蛹 长2.5-
二、生活史及习性
一年1代,以初龄幼虫在芽组织形成的小室内越冬。次年4月上旬开始取食,被害芽受到刺激逐渐形成虫瘿。5-7月化蛹,6月上旬羽化,持续期1个月,成虫在瘿内羽化后停留10-15天,然后咬孔外出,飞翔力弱,无趋光性,不需补充营养。6月中旬-9月下旬产卵。卵产于当年生枝条上部的新芽内,每芽最多产卵15粒。幼虫8月孵化,孵出后在芽的花、叶组织进行短期取食,随后形成不明显的虫瘿,并在瘿内越冬。
降雨量多及持续时间长,可使成虫羽化期推迟,并会使虫瘿组织含水量高,成虫在咬羽化孔时,往往被水浸湿死亡,已羽化出来的成虫也会因雨水浸渍大量死于树上。风能影响成虫的传播,多随羽化期的风向而顺风扩散。
栗瘿蜂的发生因栗树品种而异。一般实生栗受害重,嫁接栗次之。寄生性天敌对虫口数量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三、防治方法
1、5月底以前,幼虫、蛹和成虫均在虫瘿中,对新结果的幼林,可在5月底以前,摘除虫瘿。
2、在受害严重的栗林,采取强度修枝。除枝条茎部休眠芽外全部剪去。也可截去大枝,待其萌发新条,这样可以较彻底地清除虫患,二年后栗林又可恢复结果。
3、生物防治。栗瘿蜂的天敌,已知的有7种,主要的有斑翅长尾小蜂(Megastigmus maculipennis Yasumatsu)、黄腹长尾小蜂(Torymaus geranii Walker)、跳小蜂(Eupelmus spongiportus Foerler)等。其中跳小蜂在枯瘿内越冬,可于4月上旬-5月寄生蜂产卵期间,摘除树上虫瘿,干燥保存,次年春将枯瘿放回栗园中,寄生蜂即可羽化飞出,再行寄生。
4、抗性育种。日本在1952年以后已育成四个抗栗瘿蜂的新品种,虽然栗瘿蜂同样在其上产卵,但孵化的幼虫入秋后几乎全部死亡,侥幸留到来年春的,也在栗树萌芽前完全死去。
5、药剂防治。6月上旬-7月上旬,当栗瘿蜂羽化且在瘿内停留期间,喷洒两次(隔5-7日)吡虫啉,瘿内成虫死亡率可达90-97%,而对跳小蜂幼虫没有影响。
板栗透翅蛾
又名赤腰透翅蛾,以幼虫串食枝干皮层,主干下部受害重。
一、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15-
卵 长扁圆形,长
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40-
蛹 体长14-
二、生活史及习性
一年发生1代,少数二年1代。多以2龄幼虫在枝干老皮缝内越冬。来年2月底至3月初开始活动,3月下旬全部出蛰。幼虫在7月中旬老熟化蛹,8月上中旬为化蛹盛期,蛹期一直延续到9月上旬。成虫出现期为8月中旬至9月下旬。8月中旬开始产卵,8月底至9月中旬为产卵盛期。幼虫孵化期为8月下旬至10月中旬。10月上旬2龄幼虫开始越冬。越冬幼虫在日平均气温高于
三、防治方法
板栗透翅蛾的防治,要根据其生活发育规律,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有效地防治,做到有虫杀虫,无虫或低虫口时起到预防保护作用,并且还可以预防天牛等其他类似害虫的危害。
1、加强管理。加强栗园管理,适时中耕除草、施肥,清除杂灌,增强树势。避免机械损伤,对于嫁接伤口和其它机械伤口,要及时包扎保护,伤口愈合后及时解除包扎物。采取树木果实时,不要损伤树皮。及时防治枝干病害和其它虫害。结合冬季整形修剪,剪除虫害枝,并集中烧毁,这样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翌年的虫害发生。
2、注射。在幼虫活动期注射药物,毒杀幼虫。发现有被危害的树木,可以用内吸性药物在排粪孔、排气孔处注射,也可以打孔注射。若用1:1的40%氧化乐果乳油和50%甲胺磷乳油注射,可以按照树枝或树干的直径确定用药量,一般为每
3、药剂涂刷。用药剂涂刷被害处,毒杀越冬后的幼虫。在3~4月份越冬幼虫开始活动时,按照1~1
4、刮皮喷药。通过刮皮喷药,可以消灭虫卵和刚刚孵化的幼虫。在8~9月份,成虫羽化产卵期和幼虫孵化初期,对树干
5、刮皮涂白。在冬季进行刮皮,再在树干上涂刷白涂剂,可以防治越冬幼虫,还可以防止产生冻害。板栗透翅蛾以2龄幼虫在受害处的皮下越冬,11月入冬后,对板栗树枝树干粗皮和被害处进行刮皮,刮除老皮,然后进行涂白,尤其是被害处,要重刮皮,重涂药,对刮下的树皮,要收集集中烧毁。
白涂剂的配方为:生石灰12份,石硫合剂原液2份,食盐2份,油脂0.2份,清水36份。配制时,先将生石灰溶化成石灰乳,再加入其它成分,搅拌均匀,就可以使用。
石硫合剂配制:取生石灰1份、硫磺粉2份、水10份。先将生石灰放入锅内,加热水化开,再加水煮沸,然后将硫磺粉调成糊状,慢慢倒入石灰乳中,边倒边搅拌,然后继续煮40~60分钟,待药液变成红褐色、渣滓办成绿色时,停火冷却,滤去渣滓,就成为石硫合剂原液。
石硫合剂在熬制时,要随时用开水补足在加热过程中蒸发所损失的水分。为了便于掌握所要补充的水量,可以在将所有成分倒入锅内,进行熬制之前,用粉笔在锅壁上划上记号,记下锅内药液液面的位置。在加热熬制过程中,当药液液面低于粉笔的记号时,应该补充开水,使锅内药液液面回到粉笔划的记号处。
在配制石硫合剂和白涂剂时,石灰和硫磺的质量要好,硫磺粉的粉末要细。
栗实象
栗实象分布于浙江、江苏、安徽、河南。以幼虫食害板栗叶子,严重被害地区种子常在短期内被食一空,并诱致菌类寄生,以至采收后难以储存运销。
一、形态特征
成虫 雌虫体长6-
卵 椭圆形,长约
幼虫 呈镰刀形弯曲,老熟幼虫体长8.5-
蛹 灰白色,长7-
二、生物学特性
此虫2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土内越冬。第三年6-7月在土内化蛹。成虫最早于7月上旬羽化,最迟于10月上旬羽化。8月(即板栗成熟前1个多月)方出土。9月为产卵盛期。幼虫在种子内生活1个月。9月下旬至11月上旬,老熟幼虫陆续离开种子,入土越冬。
初羽化成虫先取食花蜜,以后才以板栗和茅栗的子叶、嫩枝皮为食,栗园中如混生茅栗,成虫多喜在茅栗上活动取食。被害板栗子叶表面呈不规则刻槽状,补充营养期7-10天。成虫白天活动,颇敏捷,有假死性,日落后多停息于栗叶重叠处。趋光性不强。成虫经过补充营养后即在球苞、叶上交尾,雌雄成虫均可多次交尾。每次交尾长达4-7小时。雄虫寿命最短8天,最长16天,平均10.3天;雌虫则最短10天,最长19天,平均15.8天。交尾后次日即可产卵。产卵前,雌虫用喙在板栗球苞上刺孔,深达子叶表层,咬成1-
由于此虫发生期长,自8月下旬至采收前数日均可产卵。惟接近采收时,多在果皮尚未转为红褐色的栗实上产卵,果皮已变为红褐、坚硬者不产。因此,卵多集中产于中熟品种及茅栗上。9月中、下旬,中熟品种采收后,即转移到重阳蒲、重阳红等晚熟品种上。10月上旬晚熟品种采收完毕,末期成虫多在栗园附近的茅栗上继续产卵、危害。
卵约经10-15天孵化,初孵化幼虫仅在子叶表层取食。虫道宽约
在北方实生栗园,此虫发生数量主要与采收是否及时以及脱粒地点、脱粒方法有关。管理粗放、采收不及时或不彻底的、散落的种子内幼虫发育老熟后均就地入土。在栗园附近晒场堆积。待期后熟剖苞取栗,以及在栗窖沤制脱粒的,均造成入土幼虫高度集中,
板栗球苞上针刺长短、疏密因品种而异,长度自
不同品种成熟期迟早与被害程度大小有密切关系。成熟早的品种在一定程度上可避过成虫危害,如江苏溧阳县8月末9月初成熟的早熟品种处暑红,被害率在5%以下,而10月上旬成熟的品种重阳蒲、重阳红,则被害率高达44.27-60.36%。
三、防治方法
1、改善栗园环境条件。清除栗园周围的野板栗、茅栗;荒山上的野板栗要早行嫁接或加以清除,以减少野生寄主。栗实成熟后,及时采收,并拾毁落果,避免幼虫遗留在林内。
2、恶化害虫越冬基地。板栗球果采收后,堆积在坚实场地上沤制脱粒,幼虫脱果后不能入土,可扫集消灭。对已集中入土的幼虫,可于次年6-7月,深翻
3、捕捉成虫。利用成虫的假死性,在早晨露水未干时,在树下铺设塑料薄膜,轻击树枝聚杀。
4、栗实采收后,立即剪除栗苞,浸入50-
相关:
热门
最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