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杆锈病的防治方法

症状:竹杆锈病群众俗称黄斑病,严重影响新笋增长和成材,多发生于竹杆中、下部或杆基部,严重时小枝也会受害。初期病部出现白色小圆点,后逐渐变成土黄色条状或片状木栓质垫状物(病菌冬孢子堆),有时形成一圈环行软木栓,外壳紧箍于竹杆上。后期病部变成灰褐色或暗褐色,竹杆变黑发脆,降低竹材使用价值,严重受害时造成整株或成片枯死。

病原:病菌为担子菌门草野柄锈菌。

发生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和不成熟的冬孢子越冬。第二年春季冬孢子成熟,5~6月病斑角质层破裂,露出夏孢子堆,借风雨传播,从伤口侵入。侵入竹杆表皮后潜育期达7-18个月,而后症状逐渐显露。病斑可逐年增大和加厚,病情也逐渐加重,严重时竹林成片衰败枯死。该病在阴湿、通风不良、低洼的环境里和管理不善、生长过密、植株病弱的竹林中发生比较严重。

防治方法:1、加强竹林的抚育管理,合理砍伐、改善通风条件,加施磷、钾肥或垫土(俗称竹子不要粪,一年垫一寸)。

2、发病初期及时伐除和烧毁病株,清除侵染源。

3、初夏和秋末喷洒0.5-1波美度的石硫合剂、1%的敌锈钠水溶液或粉锈宁800-1000倍液。

4、于2-3月对病斑较少的病株用刀刮除病斑(即冬孢堆),然后涂以煤焦油(煤焦油内含有沥清,以封死冬孢子)

5、由于该病菌传播性较强,应做好联防联治,提高防治效果。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