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系统采取有力措施抗击雨雪冰冻灾害

国家林业局政府网2月19日讯 今年1月中旬以来,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青海、陕西、甘肃、新疆等19个省区市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其中湖南、贵州、江西、广西、广东、福建、湖北、安徽、浙江等南方省区最为严重。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国家林业局党组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了局救灾工作领导小组,迅速对救灾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部署,并派出6个工作组分赴8个重灾省区调查指导救灾工作,各级林业部门全力以赴,组织数万林业干部职工投身救灾一线,仅森林公安民警就出动3.6万人次、车辆1.2万台次,努力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一、林业受灾情况

据调度统计,19个省区市遭受雨雪冰冻灾害的森林面积为2.76亿亩,其中毛竹1.02亿亩,林木1.74亿亩。受灾苗木203万亩、99亿株,倒塌和损坏房屋16万间,林区道路损毁1.77万公里,损坏输电线路1.4万公里,压断电线杆3.3万根,冻裂输水管道3200公里,林业直接经济损失约573亿元,受灾林业人口约260万人。

这次雨雪冰冻天气持续时间之长、范围之广、强度之大、灾害之严重,为历史罕见,许多地方历史上尚没有记载。林业遭受的损失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占灾害总损失的比重大。据对8个省区的调查估算,林业遭受的损失占各省灾害损失的40%—60%。江西省林业直接经济损失约112.7亿元,占全省总损失272亿元的41%。广西桂林、贵州黔东南地区林业损失占当地灾害损失的60%以上。二是苗木、竹林和新造林受灾严重。苗木被冻死的现象非常普遍。湖北省竹林受灾面积388万亩,占全省竹林总面积的近80%,丹江库区、富水库区、三峡库区等退耕还林区75%的柑桔受害。各地近几年的新造林受害尤为严重。三是林农经济损失大。对林农今后几年的收益都有影响。四是林业灾情后续影响严重。灾后容易引发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以及乱砍滥伐,竹类、松脂、茶油等加工企业的原料也将会受到严重影响,并可能造成企业停产。特别是森林、竹林的恢复需要很长时间。据专家估计,毛竹恢复需要5年,松、杉恢复需要10年,阔叶乔木恢复需要20年。

二、已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及时部署抗灾救灾。根据贾治邦局长的指示,国家林业局12月24日发出了《关于做好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做好节日期间的安全隐患排查、完善应急机制,全面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灾情发生后,局党组高度重视,贾治邦局长立即作出批示,要求“受灾地区林业部门组织力量赶赴灾区一线,帮助受灾单位克服困难,确保安全。计资司要加强协调,拨付资金,帮助受灾群众度过难关”。并立即成立了局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各级林业部门24小时值班制度。1月24日,下发了《关于做好防范应对强降温降雪天气的通知》,要求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认真防范强降温降雪天气,维护林区交通运输安全畅通,做好灾害自救和救助工作,确保林区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2月1日,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灾害性雨雪冰冻天气应对和救灾工作的通知》,要求受灾地区林业部门组织力量赶赴灾区一线,全力组织抗灾救灾。2月2日,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及时上报雪灾损失和采取相关措施的情况,并要求对通讯中断的林场、苗圃、自然保护区等单位,通过森林防火对讲台等通讯方式保持联系,上报灾情。2月3日,下发了《关于加强林区电力需求侧管理实施有序用电的紧急通知》。2月5日,下发了《关于加强雨雪冰冻天气灾害后期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林业部门和有关单位特别注意2月10日将在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的冷空气和南方地区出现的阴雨雪天气,提前做好防范和救灾工作。2月6日,发布了《关于加强雨雪冰冻次生灾害防范应对工作的公告》。同时,根据祝列克副局长的要求,办公室、计资司、宣传办、行管办加强了信息调度、上报和宣传工作,春节期间上报中办、国办、发改委、财政部的救灾信息15条。国家林业局网站开辟了“抗灾救灾林业在行动”专题,设立了领导关注、各地动态、防灾百科、抗灾行动、灾后重建、媒体聚焦、新闻图片等专栏,及时将数百条灾害信息、救灾技术、重建要求等迅速传达到各地,中央政府门户网站等各大网站都及时进行了链接转载,有关报刊和中央电视台及时发了相关消息。

各地根据当地党委政府和国家林业局的要求,迅速投入抗灾救灾。江西省编印发放了3万份林业科技救灾手册,成立了100个林业救灾工作组,组织1000名人员到各县市核实灾情,开展培训,指导林农科学救灾。浙江省发生灾情后,及时在省电视台发布指导林业救灾的技术措施,湖北省发布了林业救灾技术要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紧急向灾区拨付救灾资金。2月1日,国家林业局紧急安排430万元资金,拨付湖南、江西、贵州、湖北、安徽、广西等6个省区遭受严重损失的林业职工,用于春节生活补助,成为各部门中第一个向灾区拨付资金的部门;并要求各级林业部门确保救灾资金及时发放,做好慰问救助工作。2月2日,根据国家林业局的申请,财政部又紧急向湖南、湖北、安徽、江西、广西、贵州6省区安排林业救灾补助资金3000万元,用于解决国有林业企事业单位职工的生活困难。国家林业局还发动机关直属单位干部职工向灾区捐款30万元,及时拨付灾区。同时,各地也及时投入了救灾资金。江西省政府拨款1310万元为林农提供良种,并决定减免2008年毛竹育林基金。

(三)及时派出工作组赴灾区调查、指导救灾。春节期间,根据贾治邦局长和祝列克副局长商量的意见,由祝列克副局长和造林司、资源司、公安局、科技司、场圃总站一把手带队,抽调精干人员,组成6个工作组分赴湖南、贵州、江西、广西、安徽、湖北、福建、广东等重灾区,现场调查当地林业受灾情况,协助当地政府指导救灾,慰问林区职工群众。各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效开展了救灾工作。湖北省宜昌市林业局动用直升飞机为被大雪封隔20多天的国有大老岭林场运送军用大衣、棉被和蔬菜等食品,确保了林场职工和周围村民的安全。

(四)严防发生次生灾害。国家林业局要求各级林业部门在全力抓好抗灾救灾工作的同时,高度重视雨雪冰冻天气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切实加强林木种苗、未成林造林、幼龄林的防寒防冻、野生动植物保护、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森林防火等应急处置工作。组织专家针对主要树种编制救灾减灾的技术要点,并发出通知要求广大科技人员以最快的速度赶赴灾区,指导、帮助救灾工作。针对各地暴露出来的问题,与科技部衔接紧急立项,组织相关课题研究。

(五)组织制定灾后生产重建规划。2月5日,国家林业局下发了《关于报送特大雨雪冰冻灾害后生产重建规划方案的通知》,要求受灾省区2月9日前提报林木种苗生产能力损失,国有林场、国有苗圃、自然保护区、基层林业站、木材检查站的水、电、路、通讯、房屋等设施的损失,集体林区水、电、路、通讯的损失,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林业野外生态监测等设施设备损毁,其他林业生产能力的损毁情况及重建计划,计资司与各有关司局单位汇总形成了林业灾后重建综合规划方案,及时上报发改委、财政部。

三、下一步安排意见

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国林业系统奋力抗灾救灾,已实现了国家林业局党组提出的“确保林业职工不冻死、饿死一个人并过好春节”的第一步目标。2月12日,根据贾治邦局长的要求,李育材、祝列克副局长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各调查组的汇报,并研究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安排意见,计划着重抓好“保、清、售、种、补、减、建、防”八个环节,进一步做好六项工作。

(一)着力抓好八个环节。一是“保”。力保林业职工、林农群众今后2—3年内生活水平不下降;力保尽快恢复林业生产力,对仍有生命力、有恢复可能性的林木、竹子、树苗尽可能保存下来;力保野生动植物少受损失。二是“清”。尽快制定雪压倒木、倒竹的清理方案,调整限额采伐指标,将清理倒木、倒竹与森林经营抚育结合起来,确保在来年竹笋正常萌生的情况下,及时清理倒竹;确保在不破坏现有存活树木的情况下,及时清理倒木,减少木竹经济损失。三是“售”。针对灾害造成大量倒木、倒竹的情况,加强对木竹销售的指导,既要保证清理出来的木竹能卖出去,又要防止因木竹的集中上市可能引起售价下降,避免今后几年木竹供应紧张。积极研究制定木竹收购保护价政策,避免进一步加重林农损失。四是“种”。针对灾害对林木种苗造成的严重损失,及时调整、科学安排造林任务,做好现有种源的调剂,保障新造林和补植补造所需种苗的供给。五是“补”。落实各类补贴,保证林业灾后重建的顺利开展,并进一步研究制定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的补贴政策。六是“减”。制定出台减免林业税费的优惠政策,进一步减轻林业的税费负担,扶持灾区林业建设和生产发展。七是“建”。组织实施林业灾后重建规划,提高建设标准,加强林区道路、输变电线路、桥梁、防火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恢复进度。八是“防”。严防塌方、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发生,严防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和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等灾害发生,严防乱砍滥伐。

(二)进一步加强六项工作。一是全面搞好灾害评估。组织专家和有关人员,采取各种手段,对冰雪灾害造成的森林及野生动植物损失、林区基础设施损失、林业生产及林农经济损失等情况尽快作出全面、科学的评估,为开展林业生产重建提供科学依据。二是抓紧做好灾后重建工作。调整林业建设资金计划,加大对灾区的投入力度。与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协商,进一步完善灾后重建综合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三是加强宣传工作。组织宣传抗灾救灾工作的措施、动态、事迹以及灾害对林业建设带来的影响和恢复重建的艰巨任务,争取各方支持。四是强化科技支撑。尽快下发林业生产自救科技要点,组织林业技术人员在灾区广泛开展林业科技服务,提高林业灾后重建的科技含量。五是组织干部下基层,指导灾后重建工作。统筹安排局机关对灾区开展有针对性地调查和灾后重建的指导工作。六是全面总结经验教训。认真总结林业应对灾害、开展生产自救的经验,组织修订林业基础设施建设标准,研究建立森林保险等制度,进一步加强林业抗灾能力建设。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