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色时报9月21日特别报道 从"伐木号子"到"生态文明",十个词串连起,几乎就是一部高度浓缩的新中国林业发展编年史。
在这些与林业高度关联、曾经或正在流行的经典热词中,有的已深深印入人们的记忆里,有的正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指引着未来的方向,但它们都忠实记录着时代发展的脉动,如同一把标尺,每个刻度都成为中国林业发展的注脚。
【伐木号子】
曾经打破寂静山林的"伐木号子",现在已几近绝响。
"广厦亿万间,等这儿的木材做门楣;铁路千百条,等这儿的枕木铺钢轨。"诗人郭小川《祝酒歌》里的诗句,正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百业待兴时人们对林业寄予的重托。
伴随着粗犷的"伐木号子","冰雪滑道上,木材如流水;贮木场上,枕木似山堆。"一棵棵粗壮的木材从四面八方汇集到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有力地支撑着新生的共和国经济大厦。
不可否认,森林的大量采伐,对我国生态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是无法选择的选择。
现在的生态观,并不适合那个时期的衡量标准。
唱着"伐木号子",新中国第一代伐木工人的代表马永顺创造了全国手工伐木产量之最。退休时,他唱着劳动号子,自觉地用种树还"账"。这种伟大的平凡,正是中国林业工人的缩影。
"伐木号子"有资格被载入中国林业史册,被人们投去敬仰的目光。
【林业三定】
林业三定,始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
"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为扭转当时"砍多种少"的现状,这个与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几乎同步的林业政策,却并未真正达到政策设计者的目的。
这个政策在今天看来略显粗糙,但囿于当时的条件,这种"缺陷"注定无法避免。
1987年,中央发布《关于加强南方集体林区森林资源管理,坚决制止乱砍滥伐的指示》,"林业三定"嘎然而止。
这项带有探索性质的改革暴露出的缺陷,在某种意义上同样是一种财富,并为现在全面推开的集体林改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全民义务植树运动】
一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惨重的大水灾,加速了日后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成效最显著的植树运动的诞生。
1981年夏季发生长江特大洪水后,根据邓小平的倡议,在同年12月13日召开的全国人大五届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
这是继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确定植树节后,中国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在新中国成立后对绿化祖国作出的第一个重大决议。
在某种意义上,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是及时的"亡羊补牢"。
然而,这需要勇气。
缘于这种直面过去的勇气和力量,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才有了不断向纵深推进的无穷动力,才有了"全党动员,全民动手,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动员令。
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开展以来至2008年底,全国有115.2亿人次参加义务植树,累计植树538.5亿株。
数字背后,是全社会生态意识的觉醒。
【大兴安岭"五•六"森林大火】
1987年5月6日,几个民工在野外施工时不慎落下的火星儿,酿成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严重的特大森林火灾。
大火击中了当时我国森林防火工作的"软肋",也成为中国森林防火工作发展的分水岭。
从大火后我国第一部专门的森林防火行政法规《森林防火条例》的颁布实施,到现在森林防火已步入"监测、预防、预报"的科学防范,森林防火已形成指挥管理、预警监测、专群扑救有机结合的森林防扑火工作体系。
如果当年能前瞻性地建立完备的森林防火扑火工作体系作为保障,大火的危害程度或许会大为降低。
然而,历史拒绝假设。
作为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和公共危机事件之一的森林火灾,只有在防范意识和防范机制上打下"防火带",曾经的历史才不会重演。
【沙尘暴与三北工程】
当沙尘借助狂风肆虐时,小得可以忽略不计的沙尘,依然会变得面目狰狞。
1979年3月6日,一篇《风沙紧逼北京城》的报道,让人们吃惊地发现,沙尘竟可以积聚如此巨大的破坏能量。
尊重和修复自然,才能得到它的善待与回报。随着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的启动实施,拉开了中国大规模生态工程建设的序幕。
2002年3月18日到21日,20世纪90年代以来范围最大、强度最强、影响最严重、持续时间最长的沙尘天气过程,袭击了我国北方14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地,影响人口达1.3亿。
自然似乎在提醒着人们,在生态的不断改善中,沙尘暴只是处于冬眠式的蛰伏,稍有松懈,蛰伏或许将变成苏醒。
如果急功近利者只因一片高楼而宁愿失去一片森林,一项违规上马的工程使一处湿地消失,我们有什么理由让沙尘暴不再频繁"光顾"?
只有不断增加更多的绿色,才能让沙尘暴远去。
【禁伐令】
对于林业来说,1998年是一个分水岭。
这一年夏天,长江、嫩江怒吼,特大洪水南北夹击,在空前的生态灾难中,全党和全国人民对林业、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发生新的历史性飞跃,全社会加强林业建设、改善生态环境的呼声空前高涨。当年的9月1日,中国天然林禁伐一朝令下,四海瞩目。号称中国天字号工程的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从此拉开大幕。
1998年特大洪灾过后,中央以前所未有的气魄和力度投入数千亿元,先后上马了六大林业重点工程,中国生态建设大规模起步。
斧锯时代的终结,"禁伐"政策的推出,千秋伟业的启幕,是数百年来国人首次主动向大自然让步。
这种让步,是国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尊重,是中国向文明社会迈出的又一大步。
【退耕还林】
上世纪末,党中央、国务院站在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战略高度,着眼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局,作出了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重大战略决策。
10年来,中国累计实施退耕还林4.03亿亩,相当于再造了一个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工程范围涉及25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3200万农户,1.24亿农民直接受益。
一退一还,是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国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这个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投资规模最大、造林面积最多、涉及面最广、群众参与度最高的重大生态工程,给中国农村带来了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不仅仅是中国生态建设史上的历史性突破,也是中国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更被基层干部群众称为"最合民意的德政工程,最牵动人心的社会工程,影响最深远的生态工程"。
【集体林改】
一场涵盖我国70%国土、影响近60%的人口切身利益的重大改革,有理由获得高度关注。
2006年以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已成为中国政治经济生活中和媒体上出现频率最多的词汇之一。
在福建、江西等省率先启动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唤醒了沉睡的山林,使亿万林农成为山林的真正主人。
在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在迎来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中央召开首次林业工作会议,对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作出重大部署,明确赋予了林业新的重要地位和历史使命,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充分发挥林业在国家战略全局中特殊作用的重大战略意图。
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
这场改革是来自农民和基层的经验,同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有着同等重大的历史意义,激活了林地资源和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巨大潜力,实现了农村生产力的又一次大解放。
没有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中国农村改革是不全面的、不彻底的、不完善的。
【团团圆圆】
2008年12月23日17时许,运送大熊猫"团团"、"圆圆"的专机抵达我国台北桃园机场。
这一天,两岸民众已经等了太久。
2006年,海峡两岸亿万民众通过票选为它们取的名字,象征和平、团结、友爱,寄托着两岸炎黄子孙共同的心愿。
"团团"、"圆圆"带着13亿大陆同胞对2300万台湾同胞的美好祝福,为两岸架起了和平之桥、团结之桥、友爱之桥。
我国政府向境外赠送大熊猫活动现已停止,只是和国外开展合作研究。
而赠送大熊猫给台湾同胞,是兄弟间的互相赠送熊猫活动。
大熊猫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被人们誉为和平的化身。它们的名字,注入了中华文明和谐、包容的文化精神。
同祖、同根、同血脉的亲情。
2009年1月26日,大陆赠台大熊猫"团团"、"圆圆"正式与台湾民众见面。
【生态文明】
发达的林业,已成为国家文明、社会进步词典的重要标志。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作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决策,并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国将"建成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
建设生态文明,是顺应世界文明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由之路。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召开的首次中央林业工作会议,将发展林业确定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赋予林业如此重大的使命,这是党和国家基于中华民族长远生存发展和林业特殊作用而作出的战略部署。
相关:
热门
最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