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山:追求从观光游到休闲度假游的完美转身

     中国绿色时报5月18日报道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林场,经过了林场职工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奋斗,使昔日的荒山秃岭如今变得郁郁葱葱、鸟语花香。

       1992年,这里被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凭借着良好的生态环境,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史迹,这里的森林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2009年,共接待游客160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7.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亿元。

       是什么使得这里的知名度、美誉度持续攀升?在森林公园的建设和森林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他们是怎样想的,又是如何做的?

       近日,记者走进了这里——位于安徽省潜山县境内的天柱山国家森林公园,切身体验了公园独特的自然景观、深厚的文化底蕴,并了解到公园管理者不断创新的发展思路。

       ◆依托自然资源打造养生品牌

       初春的天柱山,树枝刚刚萌发出嫩绿的枝芽,三三两两盛开的杜鹃花在绿色的映衬下格外醒目。尽管下着蒙蒙细雨,但这丝毫掩饰不住天柱山的美。云雾环绕的山峰,若隐若现;白色的花岗岩山体在绿树的掩映下似流出的一泓瀑布。最难得的是这里清新中夹杂着一丝甜甜味道的空气,让我不由自主地做着深呼吸。

       天柱山,又名皖山。安徽简称“皖”即来源于此。天柱山以其“峰雄、石奇、洞幽、水秀”和深厚的皖文化底蕴而闻名遐迩。

       “天柱山良好的生态环境、独特的气场特别适宜人体养生,秉承天柱山源远流长的道家养生文化创造的天柱养生功,能帮助人们强身健体、延年益寿。”潜山县委副书记夏吉侃告诉记者,每年到天柱山养生旅游的俄罗斯游客非常多,在茶庄他们建有一个气功武术院,游客到这里后会得到气功大师的一整套健身、治疗方案。俄罗斯前总理基里延科曾两度率团来天柱山健身养生,并题词:天柱山,通往神奇的地方!因此,针对国外市场,他们主打的是养生品牌。而对于国内市场的消费需求、消费能力,夏吉侃也充满了信心,“未来这也将是一个增长的趋势。”

       为了使天柱山尽快从过去产品单一、留不住人的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变,夏吉侃表示将会采取一系列举措。“现在我们抓紧实施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请安徽省环保厅开展有关空气负氧离子监测的项目。有了结果后,我们将及时向社会、向游客公布,这将使森林公园的整体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

      ◆体制机制的创新力促森林旅游业发展

       天柱山的森林旅游业为什么能得到快速发展,究其原因,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能正确处理好林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三者之间的关系。

       安徽天柱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委员会党委委员、天柱山林场场长储向前告诉记者,他们的具体做法是“一合、一分、四统”,以实现和谐发展。一合即合并机构,创新体制;一分即分开职能,搞活机制;四统即统一规划、开发、宣传和管理。

       自天柱山被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后,公园与林场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公园坚持“以林业为基础,以旅游为主导”的经营思路,积极发展森林旅游业。到1998年就拥有了青龙涧索道、梅园、东关、卧云山庄等4个宾馆酒店及停车场、水上游乐中心、旅行社等经营实体,总资产达5000多万元,年旅游收入达200万元,超过了林业本身收入。传统的林业职工变成新型的旅游从业者。2001年公园营业收入达1320万元,当年反哺林业生产和管护费用500万元。

       尽管森林旅游业发展很快,效益明显,但天柱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也同是围绕这座山抓旅游。由于其核心景区全部是森林公园山场,可想而知,两个管理机构、两个总体规划、两种经营体制必然会发生利益之争。如相互比建宾馆,比建索道。一个要开发景点,一个要保护资源。景区重旅轻林,公园重林轻旅。一时间,森林资源得不到有效保护,旅游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2003年,为解决林旅矛盾,森林公园和风景名胜区合并,组建了新的天柱山管理机构。从此,打破了条块分割、区域分割的现象,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构筑起权责分明,统一高效的经营管理体制。

       在天柱山新建成的游客服务中心,记者看到一些游客正在通过电脑触摸屏中的导览系统查看园区的概况。在监控中心,工作人员可以看到分布在景区内的19个实时监控设备,以便随时掌握景区的动态信息。

       “现在园内每项工程都是站在历史的、文化的、生态的、旅游的高度去建设,赋予天柱山独有的文化内涵。几年来,我们加强了交通、服务、接待三大设施建设,并着力推进生态文化建设。”储向前说。

       ◆农家乐兴起带动百姓增收致富

       旅游业是一个关联度非常高的产业,它不仅能拉动地方的经济,还能带动周边群众的增收致富。

       在天柱山森林公园周边,由当地村民建起的农家乐随处可见。在一处名叫“牧羊人家野菜馆”的农家乐里,记者见到了这里的老板葛立云。交谈中,记者得知,他是潜山县天柱山镇茶庄村村民,他们一家在这里已经开店6年了,每年的收入在4万元左右。相比以前种地时的几千元收入来说,他们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村里像我们这样开办农家乐的村民有20多户。是旅游业的发展让我们尝到了甜头呀!”葛立云高兴地说。

       政策的鼓励和扶持,使得公园的旅游接待能力大幅提高。储向前说,目前,园区旅游定点接待单位24家,农家乐100多家,直接从事旅游经营、服务人员2万余人。同时,旅游业的兴起也辐射带动了园区及周边一市四县的近百万名群众增收致富。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