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风沙源区治理前后两重天

    中国绿色时报6月17日报道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10年来,北京生态环境发生的显著变化令国内外人士印象深刻。
  密云古北口是沙尘入京的主要通道之一,它的背后即是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据测算,影响北京的沙尘天气中,70%~80%与浑善达克沙地有关。自实施治沙造林工程以来,古北口荒沙裸地已全部披上绿装。
  目前,北京市山区林木绿化率达70.49%,比工程启动初期提高10.6个百分点。密云水库水质连续多年保持国家Ⅱ类标准;永定河水质由Ⅳ类提高到Ⅲ类标准;官厅水库水质由劣Ⅴ类改善到Ⅳ~Ⅴ类,其中门头沟三家店段全年达到Ⅲ类标准。降尘量从1999年的15吨/平方公里·月降低到2008年的12.6吨/平方公里·月,降幅达16%。2000年春,北京共遭遇14次沙尘天气,而2008年只有3次,2009年则只有2次。2009年,北京市区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累计达285天,比1999年增加了130天。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不仅改善了北京的生态环境,也为山区农民开拓了增收之路。工程以突出自然、显“山”露“水”的人本理念,把绿化建设、环境建设和景观建设放在首位,使特色林果业、绿色养殖业和休闲旅游业三大主导产业得到了蓬勃发展。门头沟、密云、房山、怀柔等区县大力种植板栗、核桃等生态经济兼用树种以及生物质能源林、蜜源林,林业产值连年增长,山区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2008年,工程区各种休闲旅游业共接待游客4896万人次,旅游收入达79亿元。
  通过项目实施,沙区农民走上了循环经济发展路,形成了“治沙-绿化-致富”循环经济产业链。截至2009年底,项目区林下经济累计带动农民就业6.5万多户、26万多人,为郊区农民累计增加收入13亿元。全市山区农民直接或间接参与生态建设达60万劳动力,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9年的3220元提高到2009年的1万多元,年均增长20%。参与京津风沙源治理等生态建设的劳务收入,成为当地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