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中央投入14亿元保护湿地

    中国绿色时报11月19日报道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印红在11月17日举行的全国湿地保护管理工作会议上说,我国湿地保护管理工作取得新进展,“十一五”期间中央累计投入14亿元,用于开展湿地保护相关建设。截至目前,我国已有1795万公顷、约49.6%的自然湿地受到了较为有效的保护。
  印红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及湿地保护,林业系统广大干部群众大力加强湿地生态保护管理工作,在五个方面取得显著成就。
  一是湿地生态保护成效显著,为维护国土生态安全提供了直接保障。通过工程措施,积极保护和恢复重要湿地,目前全国已经开展了201个湿地项目建设。通过加强机构建设,有效提高了保护管理能力,直接强化了湿地生态保护管理。相关国家规划的实施,促进和带动了湿地生态保护。目前我国已建立各级湿地自然保护区550多处,国家湿地公园试点100处,地方湿地公园120多处,国际重要湿地37处。
  二是湿地保护基础工作逐渐夯实,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启动开展了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任务,去年完成了94万平方公里的调查任务,今年370万平方公里的调查进展顺利,在35处国际重要湿地开展生态状况监测及评估,科技支撑力量进一步加强。
  三是湿地保护法规和政策逐步建立和完善,为推动湿地保护创造良好环境。全力推进国家湿地立法,积极指导和推进省级湿地立法,探索开辟湿地生态保护资金渠道,有效推动湿地保护管理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
  四是全社会湿地保护意识持续提高,为促进湿地保护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根据《湿地公约》要求,组织开展每年“世界湿地日”宣传活动。积极参加和举办各种湿地保护论坛和活动。积极推动中国湿地博物馆建设,已经建设完成的杭州中国湿地博物馆是世界上围绕湿地单一主题最大的博物馆。群众性湿地保护宣传活动不断增多。
  五是履约和国际合作工作稳步推进,为促进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成功取得2011年“第五届亚洲湿地论坛”举办权,本届论坛由国家林业局、江苏省人民政府等共同在江苏省无锡市举办。
  印红指出,我国湿地保护管理的成绩来之不易。这几年我国湿地保护工作的体会是,良好的社会舆论是推进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立法和执法是强化湿地保护管理的长效措施,工程带动是湿地保护和恢复的有力举措,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是湿地保护的重要形式,科技支撑是湿地保护和恢复的基本保证。这些启示对于进一步做好全国湿地保护管理工作具有长期的指导意义。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