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林业热点
林业,让掌声响起来
——解读2012年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林业热点
中国绿色时报3月7日报道(记者 张一诺 郝健 贾达明) 3月5日,伴着和煦的春风,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温家宝总理代表国务院作政府工作报告,回顾过去一年工作,展望未来一年发展。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听取报告,20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列席。
报告中“绿”意流淌:“天然林保护二期工程”、“植树造林9200多万亩”、“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生态建设”……与往年相比,所提及的生态热点明显增多。
在涉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生态保护等林业重点工作方面,代表委员不时响起热烈掌声,折射出林业在人民心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政府围绕林业开展的一系列工作是民生所系、民心所向。
今年的两会,是本届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最后一次集中亮相的盛会。4年履职的丰厚基础和切实经验,使代表委员对如何推进现代林业建设有了更深刻的思考、更成熟的建议。他们一致认为:应释放林业潜能,促进绿色增长,不断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掌声“一响”:为重视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叫好
“推进生态建设,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巩固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治理,严格保护江河源、湿地、湖泊等重要生态功能区。”谈到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总理语言铿锵。
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事关国家安全,与民族进步、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密不可分。重视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的确是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应有的表现之一。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原校长尹伟伦说:“今天总理的报告给了‘生态环境’相当突出的地位,并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调整结构、转变方式,实施节能减排、开发清洁能源等,所谓‘节流’;二是进行退耕还林、天然保护等生态建设,同时保护好宝贵的自然资源,开辟新的碳汇空间,不断提升森林生态功能等,所谓‘开源’。”
过去一年,我国在“开源”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巩固退耕还林,完成2300多万亩国家级和4700多万亩省级阶段验收任务。启动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总投资2440多亿元。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完成治理任务1140万亩。石漠化治理工程正式启动。新增湿地保护面积495万亩。新增林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8处……但同时应该认识到,整体形势依然严峻,不容一丝懈怠。
正如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江泽慧委员所分析的那样:“我国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生态赤字’国家,森林覆盖率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2/3,人均森林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江泽慧建议:“要切实加强以‘点、线、面’为基础的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城市森林,重点建设生态廊道和绿色通道,积极发展重点林区和生态功能区,有效构建以森林生态网络为基础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生态屏障。”
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内涵丰富、任重道远,需要做好的事情有很多:继续提高森林覆盖率,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关注湿地保护,深入推进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所有努力,希望换来绿色增长,绿色增长,是千秋百代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屏障。
掌声“二响”:为改革发展勇往直前叫好
总理在报告2012年主要工作任务时,表示要以更大勇气,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并强调认真搞好确权颁证,严格保护农民权益,通过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特别指出要推进国有农场、林场体制改革。同时,在提及“深化价格改革”时,要求“加快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如何深化林改?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秦皇岛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志新不断思考:“实施森林的分类经营,是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也是解决生态公益林建设滞后等当前林业一系列问题的突破口。”刘志新认为,对商品林应更大限度放开,参照国家对农业的政策予以扶持。对生态公益林应更加严格管理,改变补贴式投资方式,由国家足额投资。
关于生态补偿,刘志新更是深有感触:“农民不会赔本经营林地,靠牺牲个人‘油水’保国家‘青山绿水’,这样的做法已经行不通了!”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厅长陈秋华说:“一定要积极抓住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契机,因地制宜,注重特色,引导农民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林下经济已经成为山区林农脱贫致富的新途径。”同时,陈秋华也指出,以广西为例,现阶段林下经济还存在着规模总量小,产业化、组织化程度低,以及科技、政策支撑与资金扶持不到位的情况,今后国家应予以重点扶持。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政协副主席、省林业厅厅长刘礼祖在一份议案中说:“国有林场改革势在必行。接下来要进一步提高国有林场公益林中央财政补偿标准,对国有林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支持力度。”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国有林场改革,以及机制的不断创新,都是为了五色土地生出希望、结出硕果,都是为了绿色长城永不倒塌、护佑众生。总理在报告中提到,本届政府要“……攻坚克难、决不懈怠,交出一份人民满意的答卷”。改革,同样如此。
掌声“三响”:为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叫好
生态恶化、气候变暖、能源短缺……目前已成为全球性的突出问题。如何应对,则是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
报告过程中,总理充满信心地表示:“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和公平原则,建设性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进程。我们要用行动昭告世界,中国绝不靠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来换取经济增长,我们一定能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令人振奋、决策英明!”掌声响起,代表委员由衷肯定。
“总理说得太好了!林业不仅是一个产业,更是一个公益事业,关系到很多国际公约的履行,更关系到我国的形象。”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林业厅副厅长吴鸿在审议政府报告时给予好评。吴鸿进一步说出自己的观点:“从这个角度上说,生态建设还应加大力度,政府应制定规划确保森林‘双增’目标的实现,并且每年都要‘加力度’。此外,还要尽快解决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如林区公路建设等,只有这样发展下去,才能最终兑现中国对世界的承诺!”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印红告诉《中国绿色时报》记者,在当前的林业国际交往和投资活动中,有一些发展中国家对我国的对外援助寄予了新期待。有关国家政府及林业部门多次提出请求,希望我国政府能够对其开展林业援助项目。印红认为,我国政府应积极开展林业对外援助项目,通过这一渠道提升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林业的认识不断深入,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加快林业发展的热潮。无论是国际交流合作领域,还是重大外交活动方面,林业,开始肩负更光荣的使命,承担更重要的职责。大力发展林业、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是天降之重任,是民意之顺承。
今天的报告中,林业赢得了掌声,未来的每一天,请多点掌声给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