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利在全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会议上要求:着力六个强化 确保六个到位

    中国绿色时报8月18日讯 记者吴兆喆 张健康报道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在8月17日召开的全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会议上说,从分析预测的趋势来看,未来五年是我国林业有害生物灾害持续高发阶段,将对森林资源构成严重威胁。“十二五”期间,我们要以落实防治责任为抓手,以机制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重大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为主线,努力建设与现代林业发展相适应的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检疫御灾体系、防治减灾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全面提升林业有害生物防控能力,坚决遏制林业有害生物的高发态势。

        张永利说,“十一五”期间,特别是2008-2010年松材线虫病防治目标责任书签订后,地方各级政府和林业部门认真落实“双线”责任制,预防措施不断强化,治理机制逐步完善,保障能力明显增强,防治手段日益科学,重点灾害得到控制,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同时,也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一是始终坚持预防为主。二是始终坚持政府主导、属地管理。三是始终坚持依法监管。四是始终坚持科学防控。

        张永利指出,“十二五”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目标是:力争到2015年,全国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4.5‰以下,无公害防治率达85%以上,测报准确率达85%以上,种苗产地检疫率达95%以上。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等重大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得到有效控制,松材线虫病发生面积控制在70万亩以下,根除50%的现有疫区。

        美国白蛾发生区林木叶片保存率达到80%以上,主要风景区、道路两侧等关键区位叶片保存率达到95%以上。

        张永利强调,“十二五”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必须更加突出责任落实,实现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组织形式由部门为主向属地管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转变;必须更加突出重大林业有害生物治理,实现防治管理模式由一般性治理向分级管理、工程治理转变;必须更加突出科学预防,实现防治工作重心由重除治向重监测预警和加强检疫监管转变;必须更加突出天敌、生物制剂等无公害防治,实现防治对象由防病虫本身向重营林和加强生态调控转变;必须更加突出依法监管和公共服务,实现森防检疫机构主体职能由具体防治向执法监管和公共服务转变。具体讲,要着力做到“六个强化、六个确保。”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地方各级政府要建立责任制度,加强组织领导和部门协调,确保防治目标、任务、资金、责任“四落实”。各级林业部门要当好政府参谋助手,健全工作机制,形成“属地管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要严格奖惩制度,加强对责任落实情况的检查督导;要努力建设与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相配套的人才队伍;要加大宣传力度,普及防控知识,发动各种力量共同参与防治工作。

        二是强化改革创新,确保管理措施到位。要创新防治组织形式,加速推进防治工作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大力推进防治的项目化和市场化,扶持社会化专业性防治组织发展壮大;要创新管理模式,实行动态分级管理,实行重点治理;要健全区域合作机制,并积极引导农户建立联户、组内或村内防控联合体,实行联防联治、群防群治;要建立应急机制、健全应急预案、建立应急队伍,加强物资储备和应急演练,确保重大疫情时能快速启动、有效应对。

        三是强化预防措施,确保防控重心前移到位。要加强科学营林,将防治贯穿于森林营造抚育管理的全过程,并大力推广良种壮苗和强化森林经营;要强化监测预报体系建设、完善监测网络、健全信息报告制度,特别要严防危险性重大的林业有害生物向重点风景名胜地和森林公园传播扩散。

        四是强化政策扶持,确保防控目标落实到位。要努力加大基本建设资金投入,创建稳定的防治资金投入机制,用好林业金融扶持政策,建立无公害防治资金补助机制。

        五是强化依法防治,确保监管服务到位。要健全有关法律法规体系,加强行政执法和监管,规范行政许可和审批,加强队伍作风建设。

        六是强化科研推广,确保技术支撑到位。各级林业科技管理部门要设立专项课题,加大对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的支持力度。要实行产、学、研相结合,加大科技攻关和新技术开发力度,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与先进技术普及。特别要加大对林农的培训力度,为集体林改和农民增收致富提供服务保障。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