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市加强领导 创新机制 全面完成拔点任务

    宁国东连沪杭,西靠黄山,是连接苏浙沪的重要枢纽和皖东南的生态屏障。全市总面积363万亩,其中林地面积285万亩, 2010年,林业总产值42.88亿元,农民人均林业纯收入4016元,森林覆盖率达74.9 %,林业是生态建设和农村经济的主体。     我市自1991年发现松材线虫病疫情以来,累计投劳22万个,耗资1000余万元,除治4.2万亩(折纯林),烧毁病死松木2.3万株。但到2009年底,全市仍有12个乡镇街道、35个行政村的松林发生松材线虫病。面对严峻疫情,我市加大投入,强化责任,狠抓落实,一年间,共投工 1.3万多个,投资 200余万元,清理死松树 7400余株,皆伐30568亩,砍伐松树 16786立方米,烧毁死树及枝桠 2821吨,全面完成了年度任务,实现了普查无死树的拔点目标。主要的做法有三点:     一、强化领导,明确责任     我市是距黄山最近的松材线虫病疫区,疫情防控始工作终处在保卫黄山的前沿阵地,受到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市委、市政府站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世界遗产的高度,把除治工作当成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一是主要亲自过问。书记、市长多次听取专题汇报,在相关会议上多次强调松材线虫病除治工作,市政府与乡镇街道签订了年度治理责任书,召开了三次专题会议,研究工作,布署任务。二是相关部门密切协作。调整充实松材线虫病防治指挥部成员单位,强化职责,明确分工,林业部门负责方案制定和技术指导,财政部门负责资金保障,宣传部门负责宣传发动,指挥部成员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定期到乡乡镇街道抓进度、抓落实,深入除治现场督查指导。三是乡镇街道全力以赴。为落实任务,有关乡镇、街道相应成立除治领导组,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各地根据目标,细化方案,分解任务,签定责任书,把任务落实到地块,责任明确到人。四是疫区群众支持配合。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等媒体,广泛宣传疫情的危害,乡镇林业站张贴除治通告1000余张、发送限期除治通知单 1200余份,在群众中形成了“早治早主动,不治更被动”的共识。     二、创新机制,狠抓落实     去年,我市被定为拔点县市,除治工作任务重、时间紧、压力大。我们不等不靠,从创新机制入手,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松材线虫病除治。一是疫木清理专业化。针对农村劳动力缺乏的现状,我们扶持乡镇成立了12支专业除治队,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专业队在死松树清理、皆伐除治以及散生木清理中作用。为规范专业队管理,确保除治质量,制定了《宁国市松材线病除治专业队管理暂行办法》,各专业队根据承担的任务,向指挥部交纳质量保证金,完成任务经验收合格后退还,不能按期按质完成任务的,用保证金来雇用社会劳力突出返工。二是松材管理规范化。我市现有4家松材定点加工企业,松材无害化加工能力超过10万吨。我们在严格执行疫木定点加工利用许可制度和特别通行证运输制度的同时,制定了高于市场价格的收购保护价,并利用各种媒体向疫区群众公布,对不执行保护价的企业,在行政许可、外运等环节予以制约,使林农、企业和专业队在除治中各尽其责、各得其利,调动了各方的积极性。针对个别乡镇松木运输中存在问题,我们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我市松木及其制品管理工作的通知》,开展了两次专项清理行动,森防检疫、森林公安、木竹检查等执法机构协同作战,没收松木200余立方米,松枝300余吨。销毁疑似疫木3批,实现了松木利用规范有序。三是迹地更新基地化。为确保“砍得下、管得住、还得上”,对除治地块优先安排造林项目,对不符合项目条件更新面积5亩以上、公路干线两侧2亩以上的,每亩补助100元的种苗款,去年共兑现补助39.4万元。鼓励除治林地流转,引导企业、能人大户参与除治,开发特色林业。竹峰街道结合松线虫除治,实施了万亩毛竹工程,启动当年新造毛竹5000余亩。造林大户王太平投资130多万元,承包疫区松林改造毛竹800余亩,修建林道10多公里。通过更换树种、林种,构筑生物隔离带,遏制疫情扩散。四是疫情监测常态化。全面落实疫情常年专人监测制度,新增加7各监测员,专职监测人员达12人,实现乡乡有专职监测员目标。扎实开展监测专业培训,加大监测频率,实现了疫情监测全覆盖。     三、精心组织,确保质量     我市去年除治任务涉及3万亩林地,需采伐松木近2万吨、更新4000亩。面对山高坡陡、混交林多、清理难度大的实际。我们加强调度,合理安排,克服了持续阴雨、高温等不利天气的影响,在完成任务的同时确保了质量。一是先易后难,重点突破。对皆伐乡镇重点突破,要求限期完成,3月底先解决死松树尤其是病死树源头清理,确保及时彻底;对现有发病小班进行皆伐除治的4月底完成;散生松树和其它非发病小班松树延期至5—8月份完成。二是加强督察,严格考核。把疫情防控和除治任务纳入乡镇街道目标管理考核,在关键时期实行进度周报、工作月报,利用通报、简报等形式,表彰先进,督促后进,对按质按期完成任务的乡村,给予适当经费补贴,调动了乡村两级的积极性。三是加强指导,建立档案。实行林业技术人员定点包片制度,严格按照除治技术规程进行规范化除治,确保除治一块,合格一块。认真开展除治档案收集归档,抓好重要环节的影像资料、实施方案、责任书、疫木管理等资料的收集和保存,做到了内容真实完整、分类清晰有序。     我市除治工作取得了一点成绩,但维护拔点成果和彻底根除疫情的任务依然艰巨,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上级要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做好拔点成效的巩固,为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世界遗产做出最大的努力。

相关: